2016上半年信管征文文章: 【信管征文】得來不易,堅持和技巧同樣重要(紀念四次信管考試)
前言:
為紀念自己的考試之旅,也為感謝信管網和之前考友們的幫助,故忙碌的工作之余,寫下此文分享,不妥之處請見諒!另建議資料不要多,結合自身情況,貴在理解記憶!
學術背景:
大學所學專業(yè)為軟件工程專業(yè),大學期間通過了軟件設計師考試,英語水平大學英語六級。首先說明我并不是學霸型,不然也不會考了四次。
考試背景:
我畢業(yè)之后進入金融企業(yè)工作,最初決定參加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的原因很簡單,自身處于迷茫期,沒有背景、沒有后臺,學歷又不高的自己想尋找另一條出入,說白了,就是希望有一技之長能和別人不一樣。(雖然現在發(fā)現,很多事情并不是只靠一兩本證書就可以改變的)本以為不太難的考試,終于在2016年上半年(我的第四次信管考試)才通過。
考試經歷:
1.第一場考試(2014年下半年),這次考試的失敗是注定的,因為工作換新崗位,到考試時,買回來的厚厚教材幾乎沒有翻閱過,那個時候也還沒發(fā)現信管網的存在,進行了首次裸考。
由于之前并未了解過信管考試具體考什么,我完全抱著“閱卷”的態(tài)度,參加了考試。上午的考試都是客觀題,因為有計算機的相關基礎,所以答題還算順利;記得那次下午的案例并沒有大的計算題,完全按照工作和公務員考試的經驗進行答題;到了論文,整個人就懵了,完全無從下手。特別想離開考場,但是想想,既然來了,就湊湊字數,嘗試下評分標準。
2.第二場考試(2015年上半年),有了第一次考試的經驗,我感覺這個考試雖然涉及的知識量大,但并不要求深入,認為只需要考前一個月把教材整體翻閱一遍即可。有可能是太輕敵了吧,我對論文的內容、類型和架構都沒有去了解。考試還是失敗了。
3.第三場考試(2015年下半年),我是抱著必須要通過的心態(tài)去參加這次考試的??偨Y前兩次的經驗,知道自己很大的不足之處在論文。
基礎知識和案例分析并不再需要耗費我太多精力,基礎知識以“信管網的每天一練”為練習和鞏固方式就可以了,信管網是絕對的權威和全覆蓋;
案例分析主要需要學習和解決的是進度、成本的計算問題,其它的管理類問題在背誦九大管理的輸入輸出和方法之外,可以研究下答題技巧。
這場考試我考前一星期重點準備了論文,研究了一下論文寫作的框架,但是可能因為我寫作水平一直很弱,且手上并沒有做過大型項目的原因,雖然對論文的寫作框架和結構有了一定了解,但考試時緊張的心態(tài),以及沒有控制好時間,論文的分數非常不理想,出乎意外的低。說實話,這場考試嚴重讓我疑惑了,到底該怎么樣通過論文的考試,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還要不要進行下一次的考試?
4.第四場考試(2016年上半年),很感謝信管網,也很感謝自己,我終于通過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的考試。
這場考試心里壓力比之前都大,因為從來沒有一場考試讓我耗費了兩年的時光。我重新整理了心情,準備參加這場考試,對自己說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
我依舊進行“信管網每日一練”,然后把九大管理的輸入輸出、工具打印在一張紙上,每天閱讀幾遍。重點還是論文,這一次,我提前了一個月,精心挑選了一個項目背景,然后再三研究了論文結構,考試一個月前每兩天練一頁的字帖。希望把字跡、結構、背景這些可以控制的意外因素排除。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逐一練習九大管理不現實,我根據信管網的論文YT,對票數高的四大管理進行了構思,同時,完整地比照信管網一篇范文抄寫了一遍,以求得對整個架構的把控。(提醒:論文架構可以參考,背景一定不能雷同,一定要有真實感)。
通過這一系列的準備,我比較有信心地參加了考試。然而,由于自己沒有,所以對論文的通過與否還是擔心的。好在,終于飄線而過。
事在人為,我對自己的這份堅持很感動,通過這四場考試,對信息系統管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這些學習的東西在未來的工作中也是可以應用的,學習應該是一件永不止步的事情。雖然我們不能把控所有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希望,給自己更多的可能!再次感謝信管網和考友們?。?/span>
報考須知:2016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報考指南 報名時間 考試大綱 考試教材
備考練習:2016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章節(jié)練習 每日一練
信管網訂閱號 信管網視頻號 信管網抖音號 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yè)人員、愛好者、大學生提供專業(yè)、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解決其考試證書、技能提升和就業(yè)的需求。 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3年專業(yè)軟考教研傾力打造,教材和資料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zhèn),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guī)律與考試大綱,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面授、直播&錄播,多種班型靈活學習,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降低課程學習難度,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相關內容
發(fā)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