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很多定制化軟件開發(fā),很多公司會考慮通過軟件外包的方式實現。通過軟件外包能夠幫助企業(yè)快速建立IT運營能力;根據項目功能點支付成本,而不需要長期支付龐大的IT成本;快速通過專業(yè)人員開展實施,而不需要經歷漫長的團隊組建過程;將質量管理和控制責任與風險轉移給外包公司,如果工作質量出現情況,外包公司將承擔一定質量風險。
通過這樣的方式,大量的軟件項目從日本、美國、歐洲被外包到中國、印度、東歐、俄羅斯這些國家。伴隨著成本結構的調整,全球化7*24開發(fā),企業(yè)內部成本結構被一步步優(yōu)化。發(fā)包的企業(yè)關注于提升商業(yè)運營的核心能力,而外包公司集中精力在重復性開發(fā)的成本控制,外包團隊人力資源開發(fā),核心技術和方法論的沉淀上。盡管通過更細的行業(yè)化分工,一個工作內部被征稅和其他費用比例增加了,但是從整體性能價格比來說,趨向更加合理的水平。
盡管通過軟件外包機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軟件過程成本進行很大程度優(yōu)化。軟件外包成本結構依然可能進一步優(yōu)化。那就是,通過重新配置外包資源,將工作分解為可以評估也可以集成的工作單元,通過對工作單元或工件進行外包而非項目為單元進行外包服務,從而打破公司界面提供外包服務。發(fā)包單位也通過某種B2C或者C2C的溝通平臺,直接與承接工件開發(fā)的工程師進行對話,進行軟件工件的發(fā)包工作。
一種可能的合作關系是這樣
1、通過On-Site分析人員對客戶業(yè)務進行分析,將分析結果進行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實施約束等說明。
2、On-Site分析人員將相關分析和設計結果按照不同模塊分發(fā)到互聯網上的軟件外包維客平臺。
3、獨立的軟件工程師在維客平臺上簽署合作協(xié)議和服務承諾書,并提供一定信用擔保之后,就可以基于軟件外包維客平臺承接生意。
4、如果需要獨立的測試工程師進入,測試人員也將根據項目分析和設計內容進行相應的測試設計、測試環(huán)境搭建、測試數據構建、測試驅動或自動化測試腳本編寫,測試執(zhí)行與缺陷復現等工作。同樣,對于用戶體驗和美工也是按照各自不同的需求進行相關分工與協(xié)作。
5、軟件外包維客平臺承擔,外包項目信息發(fā)布,發(fā)包方與承包方信用管理,知識產權產品安全管理,項目資金管理與結算,項目范圍管理,項目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協(xié)作與溝通等管理內容的平臺提供和部分業(yè)務運營服務。
這樣的分工協(xié)作與SF.NET還有些不同。因為SF.NET組織類似一個蜘蛛的樣子,不管腿腳再多,離不開身子。而基于維客平臺的軟件外包環(huán)境就不一樣了,類似于海星網絡的結構,核心將不再那么突出。組織的協(xié)作通過每個獨立的環(huán)節(jié)和合作來實現。維客平臺提供服務、度量、信息溝通、財務結算等功能。剛性的外包服務體系被柔性組織和虛擬組織所代替。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樣的設計似乎有可能成功之處
通常一個面向國內的軟件外包團隊,需要支付房租、水電、公司所得稅等稅費還有各種管理費用。將各種管理費用攤下來,即使雇傭一個初級工程師,一個人月的成本也可能達到5000到6000塊錢。要知道,現在很多軟件公司雇傭工程師的成本也就是3000到4000上下一個人月。如果要有一些經驗的工程師,費用就更高了。通過這樣的組織系統(tǒng)進行服務雙方的撮合,并提供服務提供的軟環(huán)境,那么核算下來的工程師人月成本將可能會少過3000到4000塊錢。因為,
1、工作勞動強度不一定始終如一,在工作勞動強度比較弱的階段,工程師可以安排更多事情。工程師時間被更好復用了,成本結構自然就更理想了。
2、工程師的待遇與支付方直接接觸。工程師經濟方面的利益更直接被刺激起來。工程師將更具有主觀能動性。
3、區(qū)域間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差異。例如,美國與中國,北京與沈陽。
其結果是,通過勞動關系和勞動資源的重新配置,社會資源得到更深程度的利用。這里面的勞動資源的重新配置可能是時間上的,跨時區(qū)的服務,也可能是空間上的,就好象黃羊川出來的年輕工程師們。
外包發(fā)包方的成本下降了,工程師的成本下降了,而個人收益提升了。利益將驅動故事的演進。
可能的風險來自于不同方面
1、估算與度量
這個地方是可以有很多解決辦法的。只要生意存在,大家就會有撮合交易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一旦完成,并形成一定次數的交易,那么工作量的估算與度量參照系就自然而言建立起來了。
2、行業(yè)經驗
軟件行業(yè)本身不成行業(yè),而需要以某個行業(yè)為載體,例如,銀行,物流。那么在外包平臺的服務流程設計、度量指標設計、知識與經驗積累等方面可能就需要更多不同的個性化設計。這樣的設計一旦不具有普遍性,則服務成本與質量將受到直接影響。
3、信息組織形式
不管是采用搜索技術還是目錄分類,或者Tag方式,總是需要能夠提供幫助客戶盡快定位的信息檢索方式。
4、參照模式的可行性
作為參照物,之前很多在線發(fā)送照片電子檔,打印、支付之后郵寄回去的業(yè)務模式沒有發(fā)展出很大規(guī)模。我想行當內部肯定有行當內部的潛規(guī)則。打印照片尚且如此,軟件外包開發(fā)的個性化和門檻自然也就更高了。
有一個朋友在北美SOHO上班從事Java方面的Outsourcing開發(fā)。盡管沒有這樣的平臺,而在工作人員的環(huán)境組織下,與這個模式已經很類似了?;蛟S,進一步,SOHO上班的軟件工程師最終也和當下很多律師一樣,根據服務的小時數收取報酬,并為穩(wěn)定的客戶提供穩(wěn)定的服務,在類似律師事務所的軟件外包維基平臺下。
那個時候,公司內部的IT部門就更難捱了,還有就是那些傳統(tǒng)的軟件外包公司們。也許,工程師們白天在公司拼命工作,與軟件外包維客平臺對抗,晚上回到家,在維客平臺上找自己的工作機會,賺屬于自己的錢。反正社會是公平的,在合法的利益驅動下,利益體是會重新配置資源的。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yè)人員、愛好者、大學生提供專業(yè)、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解決其考試證書、技能提升和就業(yè)的需求。
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yè)軟考教研傾力打造,官方教材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zhèn),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guī)律與考試大綱,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面授、直播&錄播,多種班型靈活學習,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降低課程學習難度,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發(fā)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 |